北汽BJ80V或将被二汽2代猛士装甲车取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京bj 80怎样 北汽BJ80V或将被二汽2代猛士装甲车取代

北汽BJ80V或将被二汽2代猛士装甲车取代

2023-11-14 04: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熟悉解放军装备的朋友或许知道,在过去50年中,解放军轻型指挥车一直由北汽有限生产的BJ-212系列担当。这款载荷为0.5/0.75吨级的轻型指挥车于1966年量产,至1990年代初期仍然是解放军重要的轮式装备。此后切诺基等车型的出现并没有阻挡BJ-212系列的进化。2008年,替代BJ-212系列的“二代军”(第二代通用军车)“1代勇士”开始列装我军(仅限解放军,不包括武装警察部队)。2014年,北京汽车(以下简称北汽)利用帕杰罗底盘、福田康明斯发动机研发的“三代军”BJ-80V系列(2代勇士)通用军车完成厂家定型。

BJ-212已经成为一代经典车型,甚至影响了几代国人对越野车的认知。

从2013年至2015年,笔者撰写过4篇详细解读北汽BJ-80系列“2代勇士”的稿件。整体来说,外观与内饰借鉴了奔驰G系列特征,悬架来自早年“三菱、克莱斯勒北汽联合品牌”生产的帕杰罗SPORT;6前速手动变速器匹配全时四驱系统可以说是BJ-80的最大亮点。作为替代“1代勇士”的后续车型,BJ-80V系列在动力上与通过性强于“1代勇士”。由于“1代勇士”糟糕的可靠性(动力、悬架、传动等方面)已经成为部队装备的“鸡肋”。

早期的“1代勇士”有着太多陆虎卫士的痕迹。

北汽有限版“1代勇士”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北汽版“2代勇士”的命运。

可换装软篷、车门与前风窗放到(或拆除)的硬指标从BJ-212、“1代勇士”时就保留了下来。

作为北汽有限服务站工作人员,笔者曾跟随服务团队上门为早期“1代勇士”检修丹东桥厂生产的后差速器。因为这家供应商的后差速器螺栓力矩没有达到要求,在演习期间出现后差速器抱死,导致车毁人亡的重大安全事故。为此,北汽有限全面停止丹东桥厂供应商的资格,换由亚太萧山提供(早先“1代勇士”的悬架与差速器由北泰悬架提供)。而“1代勇士”的质量问题并未因此而减少。油水分离器工作效率低下、发电机电压调节器模块故障率高、朝柴3.2T发动机启动困难、前悬架竖拉杆断裂、整车异响、封闭不严等故障比比皆是。

“2代勇士”在外观全面模仿奔驰G系列。

“2代勇士”在内饰全面模仿奔驰G系列。

“2代勇士”的指挥型为5座5门0.5吨级;“2代勇士”的运兵型为8座3门0.75吨级。

“1代勇士”车身由铝合金构成,表面覆盖玻璃纤维材质的覆盖件。

“2代勇士”与“1代勇士”车身结构相同,铝合金车身结构、表面覆盖玻璃纤维钣金件。

“1代勇士”底盘来自切诺基系列(BJ-7250);“2代勇士”底盘的底盘自帕杰罗SPORT。

“2代勇士”实时四驱系统由唐山通力提供。6前速手动变速器通过一根中传轴连接分动器,再通过前后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前后驱动桥。在结构上与BJ-212相似,变速器、分动器非刚性直接联动。如果中传轴质量不过关,会引起额外的震动和噪音。

“1代勇士”的动力由朝柴提供,使用日产技术(中缸总成)的3.2增压柴油机;“2代勇士”的动力由北汽福田提供,使用康明斯技术的2.8高压共轨喷射增压柴油机。

上图是“2代勇士”组合仪表特写。

与此同时,二汽猛士系列1.5吨级车已经在2004年完成了定型。与“1代勇士”的大部分原创正向开发不同的是,二汽猛士源于美军悍马军车。但是在国产化之前,确定核心部件全部自主生产。2008年,“1代猛士”(基型车)完成了定型并进入部队试装。因为“1代猛士”通用军车为1.5吨级载荷。无论动力、通过性以及承载性都强于北汽的“1代猛士”。在2010年期间,“1代勇士”和“1代猛士”在我军多兵种单位大规模装备,其中“1代勇士”装备规模超过5万台。

北汽定型后的“2代勇士”运兵型左前特写。

在总装的“三代军”项目启动后,北汽、二汽、一汽、泰安、万山、陕汽、重汽、北方奔驰等车厂都启动了不同吨级的“三代军”研发项目。北汽决定研发全新的“2代勇士”、二汽研发“2代猛士”系列。2015年9月3日对日作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中,“1代勇士”彻底退出阅兵阵营,“1代猛士”作为先导车出现。而在此之前偶有露出的“2代猛士”系列装甲车的两个变种车型正式亮相。在此前笔者撰写的介绍稿件中,提到了“2代猛士”装甲车服役并承担快速攻击任务。而“2代猛士”长轴距装甲车以及“2代猛士”6轮驱动装甲车,并没有进入现役装备序列。此次“大阅兵”出现的装备已经是我军现役装备,而“2代猛士”系列装甲车的出现在陆军突击集群和武警方阵中,预示二汽的“三代军”项目已经落实,并被军方认可和接纳。

“1代猛士”系列原型车为美军悍马,但是在反恐战争中的表现极为糟糕。

2008年第三次拉萨叛乱后,“1代勇士”与“1代猛士”经常以编队形式执行武装巡逻任务。“1代勇士”更多的是承担指挥与通勤任务,“1代猛士”则更多的承担侦查、突击等战术任务。

从第二次中东战争后,“反恐”成为全球多个热点地区摩擦冲突的根源。2008年第三次拉萨叛乱、2009年第二次乌鲁木齐叛乱,以及随后分裂势力在中国新疆、西藏地区制造多起武装冲突。叛乱规模越来越大、叛乱使用的装备从冷兵器,逐步发展为制式自动步枪和IED(爆炸物)等杀伤力较大的武器。无论是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还是特警以及建设兵团的使用的装备,都是以陆军92轮式战车为主、南京依维柯2046系列勤务车以及“1代勇士”为辅。2012年之前,在遂行的数次打击“东突”和“藏独”战斗(包括越境打击)中,都暴露出非反恐装备性能不足的问题。

装甲版的美军悍马应对IED以及RPG攻击时,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可想而知,“1代勇士”在同样状况时的防护表现如何。

具体表现在装备载荷、人员防护、长距离机动可靠性以及载具平台扩展性。从美军在伊拉克、阿富汗的反恐表现看,基型悍马(包含加装应急装甲)被RPG和IED攻击的比例最高,其次斯特赖克等军用轮式装甲车被地雷击毁比例其次。而专用反伏击安全车则可以最大限度保证乘员的安全。这也是美军大规模退役悍马的根源。

长安工业的重型反恐车的出现,将改变我军放地雷安全车研发的空白。

虽然现在我国安全态势只有与日本、印度、越南等国家爆发冲突比例较大,但因为国力与军事实力悬殊,对印度和越南有着独特的优势。对日本爆发海空战的几率更大,因而不在本文中细说。但是在打击疆独、藏独等非对称任务时,缺乏可靠且专门的反恐装备。2013年,全国多个单位,推出10吨级-20吨级不等的反恐车。长安工业的CV系列、包头一机床的四驱反恐车、哈尔滨厂的重型安全载具比比皆是。唯独轻型反恐载具的发展没有太多进展。

万山生产的20吨级“三代军”8轮载具承载东风10系列战术导弹亮相“大阅兵”。

一汽生产的3.5吨级“三代军”战术卡车亮相“大阅兵”。

在2014年晚些时候军内展开的一系列研讨就曾指出,特殊装备的发展不能兼顾“一个平台多种适应性”的模式,而要求执行特殊任务的装备具有特殊的性能指标。目前我军轮式装备是根据不同载荷划分,0.5/0.75吨级、1.5吨级、3.5吨级、5吨级、10吨级、15吨级以及20吨级不同载具。不同吨级的载具根据不同装备单位的技战术需求,拥有相关扩展性能。

“1代猛士”基型车的技战术要求完全可以替代“2代勇士”。

“2代猛士”长轴装甲车因为车内空间优势以及搭载武器基站扩展性,符合新时期解放军作战理念的转变。

“2代猛士”6轮驱动装甲车,其实已经扩展成为一种全新车族。

0.5/0.75吨级的“1代勇士”以及“2代勇士”可以满足通勤,战备值班、轻度改装等要求。而1.5吨级载荷的“1代猛士”、3吨级载荷的“2代猛士”系列装甲车,无疑拥有更强悍的通过性和扩展性。在此次“大阅兵”式中出现的“2代猛士”长轴距装甲车和“2代猛士”6轮驱动装甲车,根据陆军和武警部队的特殊性,进行有不同针对性的“大改”。

陆军型“2代猛士”增加了轴距提升了承载性,以提升动力总成输出功率为前提,既可以满足日常通勤、连排级指挥用车、通讯电子战以及搭载轻型武器基站(12.7mm机枪、红箭系列反坦克导弹)的技战术要求,又可以满载一个步兵班以单车或编队形式遂行突击作战任务。车身的防护级别局目前国产轻型载具领先位置。

武警型“2代猛士”虽然保持原有“1代猛士”的轴距,但是增加了第三驱动桥,使得原型车1.5吨级的载荷提升至3吨级,当然搭载的大功率动力总成后,单位压强下降、单位功率提升。最重要的是,因为动力提升、驱动桥数提升、轴距不变,因此武警型“2代猛士”通过性直线上升,与此同时还拥有更强的功能扩展性(加装遥控武器基站,微光、夜视观瞄系统;水炮,声光驱散系统等反恐专用设施)。

很显然,“2代猛士”以对不同作战单位的特殊功能扩展性能,及优异的通过性和防护性能成,为二汽中标1.5吨级-3吨级“三代军”的车型。相对北汽的“2代勇士”,虽然不在同一级别,但因为不可逆转的兼容性(“2代猛士”的优势可以完全覆盖“2代勇士”,然而“2代勇士”却不能替代“2代猛士”)“2代勇士”的大部分预设定技战术参数,被遂行打击分裂势力的武警作战部队所不能接受。

在裁军30万的大前提下,机关单位被裁撤,作战部队以及武警部队被加强,同时高技术装备的入役比例将史无前例的提升。“1代勇士”至“2代勇士”的进化,在笔者看来更多的是质量的提升以及企业利益体系妥协的产物(后边会介绍)。“1代猛士”至“2代猛士”的进化,与其说是性能的提升,不如说是一个全新装备体系的建立(渐进式,而非断代式)。

在笔者2012年撰写过的介绍“1代勇士”稿件中曾指出,在小批量试装期间,首先装备给陆军部队。2008年第三次拉萨叛乱期间,装备“1代猛士”的兰州军区某陆军快速反应部队,以武警身份全速开赴那曲、日喀则与拉萨执行镇压叛乱的作战任务。“1代勇士”一些不足被暴露出来。“1代勇士”的某些技战术性能,甚至不如南京依维柯2045系列民用特种车。在随后的2年中,陆军开始大规模装备,而武警部队对“1代猛士”的热情始终不高。2009年第二次乌鲁木叛乱爆发,“1代猛士”的冷启动、悬架刚性以及车身防护性能的糟糕表现,甚至不如10年前装备的BJ-2020S系列(BJ-212的北京吉普制造版)。

研发于1993年,借鉴了BJ-212系列动力、传动总成的“1代伞兵突击车”,因为自重轻、机动性强,装备空降兵以及突击部队。

研发于2004年的“铁鹰双25高炮”轻型突击车,采用加强的民用载具,搭载87式双25毫米口径高炮以及红缨-5地空导弹,机动性、防护性和对面攻击性能均衡。

201X年期间,为打击东突分裂势力,陆军部队以及武警部队使用“1代伞兵突击车”、依维柯NJ2046系列突击车、92轮式步战车(含100毫米口径突击炮改型)以及部分“1代勇士”系列(含长轴距运兵车)进行联合越境打击作战。因为作战区域在境外,受气候、地貌等客观因素制约,表现最为突出的是“1代伞兵突击车”和依维柯系列突击车(作为步兵突击载具)。92轮式步战车系列为突击部队提供中程火力支援,“1代勇士”更多成为后勤支援车辆。因为政治因素、几次越境打击作战的规模被严格限定,无论装备还是人员都要“一人多能”,发挥最大潜力达到既定战术目的。很遗憾,“1代勇士”在高海拔的可靠性表现的一塌糊涂,在应急改装潜力上不如同级别依维柯NJ2046系列。

“2代猛士”系列车族从“1代猛士”基型车、轻装甲车以及多款改型车,至“2代猛士”标准轴距装甲车、长轴距4轮驱动装甲车和6轮驱动装甲车,几乎经历了三个发展周期,对基型车的改进、装甲车的改型测试、陆军型和武警“重型”装甲车的定装,直至2015年9月3日的“大阅兵”的亮相。有着完整且科学的研发历程。虽然在研发之处遇到分系统可靠性不佳、整车主要参数未到达设计要求等问题。但是经过不断地努力,“1代猛士”系列车族已经超过了军方要求的国产化率与技战术要求。“2代猛士”系列车族的研发,依据“1代猛士”为基础进行功能扩展“蛙跳”式的进化。

笔者综合2009年至2013年公开的琐碎信息研判:陆军(含诸兵种下属作战单位)的部分作战部队,经多年对“勇士系列”与“猛士系列”使用后,大部分作战任务完全可以用“猛士系列”替代“勇士系列”车型。虽然“1代猛士”采购成本较“1代勇士”高出近1倍,但是在勤务性以及环境适用性“1代猛士”全面胜出。

从近3年解放军采购的技术装备看,96系列坦克与99系列坦克高低搭配,轮式战车逐步从92式车族(6X6驱动)向09式车族(8X8)靠拢,轻型载具或将大规模装备“猛士系列”(含1代基型、1代改型、2代装甲、2代长轴以及2代6驱装甲改型)。无论从技战术要求,还是简化后勤支持强度,“猛士系列”装甲车都是最佳选择。

因为,“1代猛士”系列与“2代猛士”系列车型的动力、传动、悬架、电子系统等核心组件全部国产并通用互换性超60%。“1代勇士”与“2代勇士”因为更换了动力总成、车身焊接,导致动力、悬架、传动等核心部件完全不能通用或兼容。这样的更新换代式的变革,不仅浪费大量后勤储备部件还要重新培训相关人员(培训费用或将占据一款全新装备采购成本1/3)。

“1、2代勇士系列”的换装,并没有对装备单位的技战术起到质的提升,反而是“1、2猛士系列”的换装没有对部队后勤造成太大压力,终端用户以及团级以上指挥员不需要对新车型的技战术应用重新适应,而打击效能则出现了质的增长。

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换装“2代勇士”:花了钱没有买到好。

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换装“2代猛士”:花了一半的钱,买到了2倍的好。

因为某些政治因素,“2代勇士”仍然会装备部队,但是入役规模或将大幅缩短。反而是已经成军并形成战斗力的“2代猛士”车族,会占据大部原本属于“2代勇士”的份额。

因为熟悉北汽有限生产的“1代勇士”的制造与品控,虽然“2代勇士”换由北京汽车生产,但是在此之前爆发的“北汽BJ-40熄火故障”(点击这里可阅读相关稿件),减产或停止由北汽生产的BJ-80系列“2代勇士”军车,是最为明智之举。因为“2代勇士”的民用车型,为北汽提升自己产品定位的关键车型,民用版BJ-80系列或采用4.0系列发动机(进口)匹配全时四驱系统,但是售价将会超过30万元。这对充满争议的北汽品牌而言,是否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撑就不得而知了。

题外话:在北汽集团内,因为北汽有限与北汽福田拥有较大“自治权”。北汽有限为“1代勇士”研发和制造单位而获利颇丰。因北汽有限掌门人“姚大爷”,对北汽集团的不认可,而被边缘化并将整座制造厂由北京顺义仁和工业区搬迁至河北黄骅。经过一系列人事变更后,北汽有限的“1代勇士”将逐步停止生产(随军房订单减少直至停止)。由北京汽车(北汽集团直属单位)研发并生产的“2代勇士”,如果顺利列装我军,将会获得更多利润。作为内部斗争胜利一方,北汽利用“2代勇士”的生产权,挤掉北汽有限的“1代勇士”,将会最终把北汽有限打垮并收回全部控制权。

欢迎加入宋楠的微信聊车群“车生活”和公众账号“换个角度看车市”

本文首发汽车之家说客,禁止其他媒体或公众号转载。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